close

書-Linux命令行與shell腳本編程大全(第3版)

我會把使用者名稱遮住,因為要保護個人隱私(・ω・)v

這幾乎都是文字,有點想睡(*-ω-)

●開啟CIL所會執行的檔案

○交互式shell & 非交互式shell-環境變數

●數組變數(陣列變數)

○安全性

●目錄-/etc/passwd

○文件-/etc/shadow

●useradd

○useradd-參數

●useradd-建立使用者

 

開啟CIL所會執行的檔案

要看系統,通常都只會用到1~2個。

可以看到前面有一個'點'就代表他是隱藏檔案,只有ls -al可以看到隱藏檔案。

1. ~/.bashrc 

2.~/.bash_profile

3.~/.bash_login

4.~/.profile

通常會從2開始找,如果有找到就執行,其他的就不理他,第1個會通過其他文件去執行。

.bash_profile執行前會先去找有沒有.bashrc,如果有會先執行.bashrc

交互式shell & 非交互式shell-環境變數

交互式shell:

如果是這個就不會去找.bash_profile,而是直接去找.bashrc。

非交互式shell:

通常有一個環境變數可以看

$printenv BASH_ENV //如果沒有顯示東西就代表沒有設

image

$echo $BASH_ENV  //如果跑出空白,就代表沒有設

image

通常執行文件,都是開起子shell去執行,所以會繼承父shell的環境變數,當然局部變數就不會被繼承,如果不用啟動子shell,就會依照當前的全局、局部變量使用。

數組變數(陣列變數)

不太常用的東西,看看就好,有印象就好。

內含:修改、刪除

image

image

安全性

建立用戶都有一個ID稱為UID(user ID),依據UID來決定你的權限。

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內容,有用戶名稱也有'系統用戶',因為每個服務都要有特定的帳戶取訪問,那第1行就是root他的UID是0,UID500以下都是系統預留的,如果我們建立一個使用者UID就是從500開始。

文件-/etc/passwd

1.用戶名

2.密碼(用x代替)

3.UID

4.組ID,GID

5.文本描述

6.家目錄位置

7.默認shell

$cat /etc/passwd

image

文件-/etc/shadow

$sudo cat /etc/shadow

1.用戶名

2.加密密碼

3.修改過密碼後的天數(從1970/1/1開始計算)

4.多少天後才能改密碼

5.多少天後必須改密碼

6.密碼過期幾天告訴使用者

7.密碼過期後幾天禁用使用者

8.用戶被禁用的日期(從1970/1/1開始計算)

9.預留

image

useradd

通常使用useradd,用-D查看建立默認值。

$/usr/sbin/useradd -D

1.用戶組,GID

2.家目錄位置

3.密碼在過期後使否會被禁用

4.密碼過期日期

5.默認shell

6.將/etc/skel目錄下的內容複製到2的位置

7.是否要在mail目錄下創一個接收maill的文件

image

$ls -al /etc/sel

就是我們平常家目錄會看到的東西。

useradd-參數

使用方法為  

$useradd -D   -c   -e        //要修改默認值都要加上-D

image

image

image

useradd-建立使用者

使用這個方法所創的使用者不能使用sudo這個指令。

$sudo useradd -m key

$sudo passwd key      //更改密碼

$cat /etc/passwd

image

下集待續

https://blog.gtwang.org/linux/linux-useradd-command-tutorial-examples/  useradd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讀書小天地 的頭像
    讀書小天地

    書籍分享天地

    讀書小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